快捷导航

我国 AI 农业育种平台登顶刊,号称遗传学分析加速 1000 倍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43|回复: 0
发表于 2024-4-1 22:35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近日,全球植物科学顶尖期刊《分子植物》(Molecular Plant)刊载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,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、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达摩院联合研发出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,实现了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、计算加速、AI 预测亲本及优良品种的育种全流程整合。

该平台的数据容量、运行速度以及数据安全号称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”,全球已有 23 家科研机构率先使用。

论文共同一作兼通讯作者李慧慧介绍说,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,但传统育种方式成本高、工作量大,往往需要耗时十年甚至更久。在 AI 等技术加持下,“智慧育种”可通过模拟作物生长气候、土壤及生长周期等信息,综合作物表型、基因型等数据建立模型,进而预测作物性状、筛选优异基因型,大幅缩短育种周期。

不过,智慧育种需要高通量数据分析,依赖庞大的计算和建模、复杂的操作,对育种家挑战很大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、国家南繁研究院与达摩院融合生物技术和 AI 技术,合作开发出高通量计算平台,在网页端为育种家提供“一站式、低门槛”的服务。

具体而言,该平台整合了种质资源信息管理、育种试验设计与模拟、海量育种组学数据存储、高通量数据分析以及智能育种决策等模块,支持大规模组学信息、表型信息数据的整合利用与深度挖掘。

数据显示,该平台已被全球 23 家科研机构用于育种研究,包括中国水稻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、国际畜牧研究所、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等。

为加速育种决策运算,智慧育种平台引入多种大数据计算、人工智能模型、自动化处理模块。论文通讯作者、达摩院智慧育种科学家顾斐介绍,平台实现针对基因测序数据的变异位点计算加速 110 倍,基因型过滤加速 25 倍以上,群体遗传学分析加速 1000 倍以上。

针对全基因组选择算法,平台的准确率平均提升 15% 以上,预测稳定性提升 5%。此外,该平台数据存储容量达 1PB,可支持上百个用户同时开展高效的育种大数据管理、调度和分析

相关阅读:应急防汛物资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
个人留言

  • 反馈建议:麻烦到管理处反馈
  • 我的电话:这个不能给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

关于我们

云服务支持

精彩文章,快速检索

关注我们

Copyright 门户网站建设  Powered by©  技术支持:飛    ( 闽ICP备2021007264号-19 )